11月20日下午,在陕西省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召开之际,我院举行青年学者论坛暨研究生学术月学术报告会。本次论坛邀请省内外多所高校的优秀青年学者为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院党委书记韩凯峰、院长何博、副院长袁成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由副院长齐钊主持。
会上,何博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历史底蕴、地理区位与战略定位三个维度,阐释了陕西省作为战略腹地功能区的重要价值,并介绍了西北大学的办学概况,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涵盖文、理、工、医等多个学科门类,综合实力雄厚。随后,他就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引进、青年教师培养、职称评审机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作了重点说明,展现了学院良好的发展态势与人才环境。
随后,北京大学博士杨静轩、西安交通大学博士马辰龙、北京大学博士刘易晴、山东大学博士史可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李进荣、西北工业大学博士潘莹莹和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孙伟超分别作了题为《政治极化背景下德国左翼党的政治调适与发展态势》《“社会工厂”境遇中的时间规训与时间困境——基于对数字资本权 力的分析》《生长与参赞:论早期儒家礼教的育人机制》《革命与建设:近代以来‘愚公移山’的转型与传播研究》《直面现实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虚假性之谜的解答》《集体记忆建构中华文化认同的理论构型与作用机制》《思想史中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三重超越维度》的学术报告。
齐钊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论坛学术报告选题广泛、视角独特、论证严谨,充分体现了各位青年学者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敏锐的时代洞察,也充分展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青年一代的学术活力、理论勇气与家国情怀。他强调,希望此次论坛成为青年学者深化研究的新起点,并搭建起校际、院际持续交流与协同创新的坚实桥梁。

何博院长致辞

齐钊副院长主持论坛

会场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