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教师队伍 教学工作 研究生培养 学科科研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博士后流动站 文档下载 校友工作 English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正文   

马院先锋说——付粉鸽《做好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

2025-04-01  点击:[]

编者按:马院党委在全院师生党员中评选出11位党员先锋岗,在学院网站“学院新闻”中设立“马院先锋说”专栏,连续刊载11位获得党员先锋岗的师生党员的文章,希望学院广大党员和师生以先进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锐意进取,为学校和学院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好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能获得这个荣誉倍感荣幸。这是党组织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是对自我政治思想觉悟、日常学习、本职工作的鼓励和激励。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离不开党支部、学院这些温暖而积极向上的集体的帮助和支持,离不开党组织的悉心培养和各位同事的全情关心,党组织是我成长的沃土和依靠。

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鼓励和期许。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1937年 5月 3日)中指出,“共产党员应该作到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会情况,依靠群众的多数,得到群众的拥护。”在以后得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我: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学习的行家里手。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学习必不可少,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一方面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升自身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素养,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在学习中深化对经典理论和中国伟大实践的理解。

第二,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牢牢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长线的伟大飞跃历程中,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不畏艰难险阻,不惧血雨腥风,支撑他们的正是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历史和事实证明,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作为党员一定要坚定理想、持守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第三,涵养个人道德,加强党性修养。道德是人之为人之本,也是共产党员的内在要求,党员应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不固步自封,不自以为是,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涵养道德,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功课,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

第四,提升工作能力,做一名新时代的好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党员,道德素养和党性修养落实和体现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敬畏课堂、关心学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钻研中提升教学水平,在潜心中深耕研究方向,努力做一名让学生满意的人师。


个人简介:

付粉鸽,,汉族,19769月生,陕西兴平,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2022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委理论讲师团特聘专家学者、团省委青年讲师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家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承担各级各类课题多项。自然辩证法通讯》《孔子研究》《人文杂志》《浙江社会科学》《西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著作3部,其中专著《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获陕西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曾获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陕西省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特等奖、西北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被评为“陕西省劳动竞赛(教学技能)标兵”、“陕西省教学能手”。




上一条:我院开展“思政课教师进学生社区”专题辅导沙龙活动 下一条:我院与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名校+”共建实践基地

关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