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马院党委在全院师生党员中评选出11位党员先锋岗,在学院网站“学院新闻”中设立“马院先锋说”专栏,连续刊载11位获得党员先锋岗的师生党员的文章,希望学院广大党员和师生以先进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锐意进取,为学校和学院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致广大尽精微
在人生迈入知天命之年,无比荣幸获得学院授予的党员先锋岗荣誉。于我而言,诚心而论,在意料之外,有惶恐之感,因为二十三年来我只是做着一名党员、一名思政课教师应为的最基本之事,和党员先锋岗的内在意涵和要求存在差距。但组织的严肃决定让我深味这一岗位设立不仅是组织对我和同事们的关爱和肯定,更饱含莫大的信任和激励,寄予强烈的鞭策和期待。这一刻,真正要谈一点体会,唯有“致广大尽精微”六个字在心间回旋。
致广大,就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把握中央意志,牢固站稳中央立场,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成长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对思政课教师的大情怀、真信任、深理解、厚期望、实要求,党中央对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点面布局——整体部署——集中破题——一体统筹——纵深推进——系统集成的顶层设计,真正转化为思政课教师的“灵魂叩问”,升华为价值驱动的内生选择和使命“自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度成熟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历史自觉,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崇高使命、立身从教的最大底气,更是思政课教师党员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践行。致广大就会政治强,政治强就会方向明、脊梁硬、正气昂、力量足。
尽精微,就是从我们的职业、事业、志业的点点滴滴出发,以勤思笃行将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大理想具化为激情与理性交融的“惊涛拍岸”之台前,撒布于和学生日常交心的“润物无声”之幕后。秉守立德树人教育初心,用信仰之光照亮未来之瞳。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从没有像现在如此迫切地既需要回归其精神本源,更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刻洞见,在精神、思想、智力、知识等方面给予受教育者以深切关怀和价值引导,助推大学生在最美好的年华,在从“拔节孕穗期”到“灵魂塑型期”的完整阶段,尽可能早地构建起理想信念、人格世界、知识结构、能力层次相对均衡有序的生命大格局。这是我终身追求的教育理想,是作为思政课教师施教历程的“中轴线”和“灵魂指南针”。在教育的广阔天空,我倾尽一生仰望并努力靠近“大先生”,在思政的厚重沃土,我更立志始终如一甘为“螺丝钉”。
思政不易,大道至简。致广大是用“放大镜”从最根本之处观照最基本的问题,尽精微是用“显微镜”从最基本之处通达并用心用情用力落小落细落实最根本的问题。深度交互式思考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工作开展和育人效果提升的认知前提,同时有助于思政课教师党员理论思维和生命体悟的升华。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先锋岗,锤炼的是党性,淬炼的是灵魂,锻造的是本领,服务的是师生。组织的信任,个人的荣誉,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连接着使命、责任和动力,基点不离三尺讲台和一颗寸心。党员的初心使命和生命的价值意义融为一体,是我们最本真的追求。新时代做合格党员、合格思政课教师,更加努力成长为优秀党员、优秀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求我们扬升起应有的格局和气象,更需要我们一如既往的默默笃行。三尺讲台很低,足以恢弘人间正道、秉持事物正理、坚守社会正义、激扬民心正气;三尺讲台更高,唯有静下心、俯下身,用点滴,去践行和体味“不是我实现了理想,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的难以言说的深度愉悦。

个人简介:
苟昭赟,男,汉族,1975年11月生,陕西省礼泉县人,历史学硕士,副教授。现为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主任,兼任陕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曾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陕西高校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百人巡讲团成员、西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西北大学优秀教师、西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等。2019年3月18日,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2022年9月9日,参加陕西省委召开的优秀教师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