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赵逸琳,女,中共党员,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1级硕士,荣获2023年全日制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2年校级一等奖学金。
<凝心聚力,奋勇争先>
2021年9月,我进入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主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年的学习,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骨骼”和框架的学科理解更加全面,也让我对思想政治教育这门中国本土学科的探索更加深入。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被提升到全局性、整体性、战略性高度,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在治党治国中的地位发生深刻的变化。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不断吸引着我,让我始终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以党的初心使命鞭策自己,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奋斗之志!
< 潜心钻研,知行合一 >
在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下,我始终脚踏实地,潜心学习。在西大马院的精心栽培、浸润滋养下,在诸位良师的言传身教、悉心指导中,我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我通过拓宽和加深对经典文献的研读来提高自身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始终在思想和学习上与时俱进,紧跟党走,密切关注时代课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要求,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这不仅增强了我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赋予了我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成长内驱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研究生期间,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夯实基础,追求卓越,专注科研,不断求索。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于2021至2022年获得学校一等学业奖学金;于2022至2023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我还坚持学习英语,顺利通过了雅思考试,并且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英文论文《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under the Vision of Education Management》。回顾我的科研经历,是我不断在项目和论文中锻炼自己的过程,从课题参与者到论文撰写者,在多重角色的转变中夯实了科研基础,获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共发表8篇论文,其中发表于C刊杂志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意义》一文有幸被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研究》所转载。除本文外,还发表了一篇北核、一篇一本学报、一篇省级党报党刊以及4篇普刊,均已正式出版。除了撰写论文外,我还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工作,其中包括2022年“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专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究》、2022年西安市慈善会横向课题《新时代慈善文化宣传与慈善理论研究》以及两项校级课题。这些科研经历,让我在学习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创新意识。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入校后,我立刻报名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桅杆理论宣讲团,多次在各个中小学及社区展开思政理论宣讲工作。除此之外,我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社会实践,在政府单位实习时,我面向窗口,服务群众,不断收集一手材料,看到问题所在。在报刊实习时,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路线,前往陕西省汉中市进行非遗文化采访,在与工人们交流中感受传统文化成功创新的魅力。最有意义的是在疫情肆虐西北大地之时,我积极报名参加学校疫情志愿者、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以及书法义卖、盆栽义卖等志愿活动,尽己所能的贡献一份力量,也因此获得“五四先进个人”和“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回首我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可以说“无憾”“无悔”。
<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蔓蔓日茂,早开者荣,晚开者亦荣,唯有保持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鼓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的劲头,主动把一件件小事做好,终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科研生活纵有疾风骤起,但人生就是“直线做事,曲线成长”的过程,我们要在顺境中走直线,不遗余力,不留遗憾;在逆境时走曲线,勇敢突破,勇于体验。人生不言弃,青春本该如此,热烈且真挚,赤诚又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