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结合学科专业,强化党员理论武装,以理论灌溉初心使命,10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桅杆”思政理论学习社团组织开展了原著学习分享会,本次学习的原著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主要分享人为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焦柯昕和惠靖童。“红桅杆”思政理论学习社团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学习分享会。


焦柯昕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认为青年马克思在通过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各自哲学观点进行对比研究的同时,对其他哲学派别也加以批判,揭示了伊壁鸠鲁原子学说中所蕴含的事物自我运动的辩证思想。说明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学说已经有深刻的理解,并能自觉运用。

惠靖童分享道,马克思选择这个论文题目是为了阐述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里论证了两个自然哲学的差别,虽然都属于自然哲学,但他本人更偏向伊壁鸠鲁哲学。并具体分享了两种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和细节差别。

两位同学的学习分享结束后,全体成员围绕《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内容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互动。
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阅读分享活动,使全体成员在品读原著中感悟知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情感认知;同时也使全体成员在交流学习中,养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习惯,真正地做一名“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爱马”的马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