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院研究生学术素养,2021年11月3日晚,我院在西学楼1110学术报告厅举办了2021级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本场活动由2021级博士生李唐、朱玉、王亚莹、刘占军、田雪梅、豆素勤、翟乐等七位同学主讲,我院部分研究生参与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

李唐主讲的内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启蒙辩证法》,阐述了从苏格拉底、奥古斯丁到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使同学们对启蒙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了进一步了解。

朱玉分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人学思想构建的基础、关键和归宿,围绕着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加深了同学们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解。

王亚莹主讲的内容是《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哲学机制》,她以党的领导核心为线索梳理了党史发展的历程,鼓励同学们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深刻领悟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刘占军为大家讲述了《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理性自觉的三个向度》,他以简练的语言从向上向善的认知向度、积善成德的实践向度、锤炼高尚道德品格的价值向度三个层面讨论了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理性自觉的要求与方向。

田雪梅作了题为《红色文化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价值维度和策略建构》的报告,她以红色文化的概念为切入点,阐述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及其价值维度,并提倡用红色艺术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用红色器物文化增强感染力、用红色制度文化增强说服力、用红色精神文化增强影响力。

豆素勤以《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施路径》为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介绍了在当代国情下实施课程思政的背景、内涵、主要内容、难点以及实施路径,引导同学们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进行深刻分析。

翟乐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智慧及其三重向度》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道德观的具象呈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智慧和伟大建党精神的三重把握,使同学们深受启发。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此次学术沙龙旨在通过热烈的讨论互动增进博士生在学术研究上的联系,进一步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相信在学院老师的支持与同学们的持续参与下,博士生学术沙龙活动将会越办越好,在讨论与回应中实质性推动博士生研究水平的提升。